通威股份再度巨亏,乐观表态下隐忧重重

财经 (64) 2025-07-16 09:01:00

  作者:丁一

  出品:全球财说

  光伏行业“反内卷”,成为7月初颇有热度的话题。即便从行业自发减产能,演化成为政策引导,但随着中报季来临,多家企业陆续披露业绩预告,光伏行业的惨淡仍是让市场心寒。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反内卷其实也只是一场所谓的“君子协定”,总会有企业为抢单而突破价格底线,管控产能更成为了无稽之谈,各大企业仍在跑马圈地般地扩产。

  击鼓传花的游戏,谁会成为那“倒霉”的一棒?还仍是个未知。但是,如(600438. SH)等,所交出的业绩着实有些难堪。

  01

  亏损进一步扩大

  战略之错还是行业大势?

  7月14日晚间,通威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公告显示,通威股份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49亿元至-52亿元左右。相较于2024年同期归属净利润-31.29亿元,亏损扩大。

  2025年一季度,通威股份亏损25.93亿元,据此测算,2025年二季度,通威股份预计亏损约为23.07亿元至26.07亿元。

  通威股份仍将亏损归结于整体行业趋势。其表示,虽国内外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持续增长,但行业供需失衡状况仍未显著改善,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值得注意的是,同为光伏巨头的,已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减亏,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4亿元至28亿元。虽然细分领域有些许不同,但减亏仍存在一定意义。

  当然,通威股份也曾在光伏领域饱尝甜头。

  自2016年入局光伏领域起至2023年,其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0.25亿元、20.12亿元、20.19亿元、26.35亿元、36.08亿元、82.08亿元、257.26亿元、135.74亿元,如此高额利润是通过农牧饲料业务难以企及的。

  通威股份在光伏领域狂奔的几年,也正是原董事长谢毅掌印时期。

  四年间通威股份营业收入由2019年的375.55亿元增至2022年的1424.23亿元,2022年高达257.26亿元的归属净利润,亦让通威股份登顶光伏行业“盈利之王”。

  2023年3月,通威股份创始人刘汉元之女刘舒琪接棒谢毅成为新任掌门。

  生不逢时,硅料价格持续下探。新能源研究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硅料价格2023年初接近20万元/吨,2024年一季度已降至6万-7万元/吨。

  至2025年7月9日,光伏级多晶硅价格在有所上涨的情况下为4.94美元/千克,约合35430元/吨。

  即便如此,通威股份仍在大幅扩产。以2023年为例,通威股份先后宣布在四川乐山市、成都双流区、乐山峨眉山、乐山五通桥区以及市等地合计投资645亿元,其中仅鄂尔多斯一项就高达280亿元。

  仅上述这些项目就“花光”了通威股份近十年赚到的家底。

  截至2024年末,通威股份高纯晶硅年产能超90万吨,电池年产能超150GW,组件年产能超90GW。同时,仍有单晶硅电池25GW及晶体硅电池组件25GW产能在2025年一季度完成。

  同期,其单晶硅电池和晶体硅电池组件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8.06%、57.26%,高纯晶硅未披露产能利用率。

  并且,截至2025年3月31日,通威股份在建工程仍达到66.94亿元。

  不过,以2024年为例,通威股份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业务为最大收入来源,该业务毛利率已低至1.22%,同比减少11.55个百分点;高纯晶硅、化工及相关业务毛利率为2.00%,同比减少51.26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即便行业复苏,也恐难回到当初暴利的时期。在下行区间手握订单也难缓解业绩困境,毕竟行业已陷入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怪圈。

  反倒是最初的饲料、食品及相关业务勉强维持通威股份的基本盘,营业收入维持第二为317.40亿元,毛利率达9.38%,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外界多认为刘舒琪遇到了极大困境,但在专访时其曾表示自己很幸运,“光伏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波峰波谷交替出现是常态”。并在2024年5月时仍认为,行业尚处于良性发展态势。

  但是,通威股份也在2025年2月终止了对润阳股份高达50亿元的意向性增资,这又说明了什么?

  02

  高资产、高负债、高担保

  不被市场看好

  从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报也可以看出,上市公司通威股份与掌舵者刘舒琪一般,保持乐观。

  通威股份表示,虽经营业绩阶段性承压,但报告期内公司各项核心业务仍维持稳健经营,其中光伏业务持续保持多个环节核心竞争优势,饲料业务稳定为公司贡献业绩。

  并且强调:“公司财务流动性储备充足,技术研发持续突破,为公司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那么,通威股份的资产负债表情况如何?由于半年报尚未披露,便以2025年一季度数据为准。

  截至2025年3月31日,通威股份资产负债率达72.25%,在10家申银万国二级行业光伏设备的可比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三名。即资产总计2090.45亿元,负债总计1510.37亿元。

  高企的资产负债率,也反映出了创二代刘舒琪的激进路线。2022年至2024年,通威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9.57%、55.08%、70.44%。

  细看资产负债表,随着融资规模扩大及引入战略投资,通威股份货币资金也有所上涨。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其货币资金达到291.46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08.50亿元,合计约400亿元。

  如此资金储备,是不是看起来很安心?实则不然。相较于资金,有息负债则更为惊人。

  同期,通威股份短期借款为35.3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25.22亿元,长期借款为558.02亿元,应付债券为151.61亿元,上述有息借款合计便高达870.16亿元。

  好在的是,短期内通威股份的债务并不算是泰山压顶,若豪赌产业复苏重回周期顶部,那也还有些许胜算,虽然很小。

  毕竟,通威股份一家企业,存货就达154.55亿元,较2024年末再度增长28.22亿元。

  或许有人会说,通过布局扩产,通威股份还有993.19亿元的固定资产,但是其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也合计高达343.22亿元。

  更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通威股份是否存在表外负债危机?

  截至2024年末,通威股份担保总额达408.59亿元。最新该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相互提供担保实际余额为445.33亿元。

  如此大开大合,高资产、高负债、高担保,与此前同样风光多年的房地产行业崩盘前十分相似。

  截至2025年7月15日,通威股份报收20.16元/股,总市值为907.6亿元,而其2022年7月市值曾超过3000亿元。

  业绩低迷、二级市场不振,2025年6月13日收市后,通威股份被“踢出”象征大盘蓝筹的,也并未如投资者所愿被纳入沪深300。这也从侧面说明,市场对其并不看好。

  在行业洗牌中,小型企业难敌浪潮,那么巨头呢?在高负债运行下,又可以支撑多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