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零关税”政策加速产业集聚 海南自贸港释放竞争优势

财经 (73) 2025-08-02 08:42:20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郭博昊

  在全岛封关运作前夕,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零关税”政策近日迎来大幅优化。享惠主体将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零关税”商品范围也将扩大至约6600目,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

  货物“零关税”政策的优化不仅进一步降低岛内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也将提高产业附加值,加速产业集群聚链,改变海南自贸港商品业态与产业布局,助推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业生态圈形成。在受访专家看来,当前海南自贸港应进一步扩大服贸、金融市场等对外开放,扩大由集成制造与消费双轮驱动的特色竞争优势。

  助推商品生态高端化国际化

  “零关税”是海南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基于“更加优惠”的考量,海南自贸港货物“零关税”政策在前期探索试点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优化,包括显著提高“零关税”商品覆盖面,将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以下简称“加工增值政策”)试点扩围至全岛等。

  “随着优化后的‘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岛内经济自由度持续提升,企业将在更广阔的领域捕捉商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开放经济理论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向证券时报记者指出,在“零关税”商品清单不断扩容的背景下,投资品、中间品及消费品均被纳入,进口成本显著下降。企业利用“零关税”投资品与中间品开展生产制造,综合成本将有效降低,盈利空间有所提高。

  从政策效果看,“零关税”商品清单扩围将降低岛内注册享惠企业的原材料成本。而加工增值政策试点的扩围不仅在更大范围降低享惠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将鼓励更多企业开展深度加工。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世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优化后的加工增值政策将推动产业链向更高附加值环节延伸。考虑到原材料依赖型制造业、精深加工行业、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行业需要大量使用进口原材料、零部件进行加工和组装生产最终消费品,上述领域相关企业将显著受益。

  “海南自贸港的商品生态将向高端化、国际化演化。”李世杰表示,企业通过用好“零关税”政策开展加工制造,将为医疗器械、免税品、智能新产品等高附加值商品形成成本优势,叠加自贸港离岛免税和岛内消费品“零关税”等政策,有望在自贸港范围内形成“全球集成、海南集成、岛内消费”的商业格局。

  形成高端制造

  与现代服务业生态圈

  特殊的税制安排是作为自由贸易港都会采取的普遍做法,特殊的税制安排将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关键制度支撑。在桑百川看来,货物“零关税”政策的核心目标在于,构建以海南为枢纽、紧密对接国际及国内龙头企业的中小型企业集群,形成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生态圈。

  “优化后的加工增值政策将深刻改变海南全岛的产业布局。”李世杰说,海南自贸港的产业集群将从“多点分布”逐步转向以重点园区为核心的“核心集聚区+全域协同”模式,最终形成以洋浦保税港、海口高新区等为依托的高端制造集聚区,和澄迈、定安、文昌等若干县域特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目前,海南已明确将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和高技术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受访专家认为,货物“零关税”政策将提升海南自贸港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向外延伸。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封关运作以后,进口“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不再局限于企业自用,可以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通,免于补缴进口税收,这对于延伸岛内的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具有积极意义。

  “‘零关税’等核心政策落地,将有助于强化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的产业配套。”李世杰指出,海南自贸港处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核心区域,是深化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服务国家内外双循环战略的重要平台。

  部分短板仍待补齐

  海南自贸港免税生态圈基础政策框架目前初具雏形,在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特别是“零关税”覆盖广度和深度上对比国际高标准自贸区仍有差距。不论是50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并且不设个人所得税的迪拜自贸区,还是金融开放度更高的新加坡自贸区,均已发展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海南自贸港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经济腹地广阔。在“零关税”政策、加工增值政策和离岛免税政策三者叠加支持下,海南自贸港亦具备相对竞争优势。

  李世杰建议,海南自贸港需要不断强化“集成制造+消费”双轮机制,一方面培育本地消费市场,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另一方面与东盟国家加强区域互补,形成“原料—加工—市场”链条,共同塑造海南自贸港的特色化竞争优势。

  过去一年,海南全省接待中外游客较上一年增加8%,入境游客增加1倍多。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小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海南将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加快打造独具影响力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为强化国际竞争力,受访专家建议,海南自贸港需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政策,探索服务贸易税收创新。

  李世杰说,海南自贸港服务贸易应比照迪拜、新加坡深化开放,实现金融、教育、航空、医疗“准入即准营”及国民待遇;推行“承诺即入”,构建全过程监管,依托海南自贸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试点跨境资管与离岸金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