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养车公章事件:资本催熟下的治理缺陷

财经 (1) 2025-05-22 19:21:48

阿里巴巴(09988/BABA)旗下天猫养车日前发生“公章事件”,暴露出戏剧性的治理危机。

5月19日至20日,天猫养车连续两日发布内容相斥的官方声明,将企业内部控制权争夺战推至台前,同时撕开了其汽车后市场"千店俱乐部"的资本泡沫。

控制权争夺白热化

5月19日,一份盖有“江苏康众汽配有限公司”“杭州天猫车站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艾特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公章的声明开始流传。

声明宣布清退罗方晔、黄建梁及吴汪洋三位高管,缘由是罗方晔在与公司不存在任何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径行对天猫养车财务板块实施管理;黄建梁及吴汪洋则未经授权擅自以天猫养车总裁和天猫养车CPO自居。声明要求全体员工服从法定代表人蔡永志管理。

次日,另一份盖有“杭州天猫车站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艾特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公章的声明指控前份声明公告无效,称蔡永志等相关人员系"私刻公章",宣布暂停蔡永志职务并报警处理。

这场公章事件的核心或在于阿里系特有的"表亲式治理"模式。所谓“表亲式治理”,即通过“大中台+小前台”的模式管理旗下业务,适合快速扩张业务版图,例如2020年菜鸟网络与通达系快递企业的控制权争夺。

2013年9月,江苏康众汽配有限公司成立。2018年,阿里巴巴收购江苏康众后,通过股权重组搭建了“新康众”体系;同年,依托于“新康众”运营的天猫养车成立,总部位于杭州,定位为智慧养车连锁品牌,提供汽车养护服务。

新康众7年间获得阿里巴巴、高盛集团、基石资本、云峰基金和亚投资本等多家机构投资,累计融资超10亿美元,但新康众的融资资金多用于收购区域连锁品牌以扩张规模,而非底层系统建设。

随着其业务扩张,新康众体系逐渐形成江苏康众、杭州天猫车站等五家关联公司交叉持股的复杂架构,导致品牌运营权分散,为控制权争夺埋下隐患。

据企查查,罗方晔、黄建梁均为江苏康众的董事,吴汪洋为杭州天猫车站的监事,蔡永志则为杭州天猫车站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从公开资料得知,蔡永志为阿里派,曾任阿里汽车事业部后市场总监,而罗方晔和黄建梁则是康众元老。这次“公章事件”或为双方之间对于公司控制权的博弈。

资本催熟下的治理缺陷

《财中社》发现,事件根源可追溯至新康众激进的资本扩张策略。

为完成与阿里系的对赌协议,即2026年前需完成IPO,新康众管理层强推"万镇万店"计划,要求加盟商年增门店30%,但违背商业规律的扩张,最终引发了服务质量断崖式下跌。

资本压力下,新康众估值模型严重失真,其业务已变形为纯粹的规模走量游戏,2024年其估值PS(市销率)高达8.7倍,远超美国同业AutoZone的2.39倍,其中泡沫程度可想而知。

这场治理危机恰逢汽车后市场转型关键期。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占比突破40%,而新能源车的维保需求较传统燃油车维保需求锐减60%。但新康众仍强制加盟商维持燃油车维保设备投入。此外,新康众的加盟商体系正面临危机。当途虎(09690)在新疆门店数激增60%的同时,天猫养车在三四线城市的加盟店倒闭率却高达43%。

天猫养车的困境也折射出汽车后市场"千店俱乐部"集体危机。2024年行业超1.2万家门店倒闭,但头部企业仍疯狂扩张:途虎养车门店破6300家,天猫养车超2500家。

但对比同业,途虎养车通过1900家直营店构建服务闭环,单店年产值稳定在400万元,库存周转压缩至53天,毛利率提升至25.4%。而新康众前置仓模式效率持续下滑,单仓年产值从2021年428万元降至2024年310万元。

天猫养车的未来

在2025年这个IPO对赌关键节点,新康众面临生死抉择。

阿里作为持股46.97%的大股东,既不能放任投资失败,又不愿继续注资。内部备忘录显示,阿里要求2025年前将亏损收窄至3亿元,迫使企业裁撤40%技术团队,叫停智能诊断系统开发。

有行业专家指出,破局需重构价值体系:建立"单店健康度"评估、搭建新能源认证体系、探索合伙人制度,这场始于公章争夺的治理危机,终将推动汽车后市场价值重塑。

唯有回归"为每辆车的安全负责"的商业本质,才能实现真正重生。对于冲刺IPO的新康众及其加盟商而言,这样的阵痛或正是重生的开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