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泡财经)
市场总是在不断变化中,给投资者上着一堂又一堂生动的课。近一段时间,曾经备受追捧、被誉为“熊市避风港、牛市稳定器”的红利策略,似乎遇到了不小的挑战,持续的回调让不少坚守其中的投资者心生疑虑:说好的稳健呢?这艘船还稳吗?
当潮水暂时退去,正是审视我们航船与航向的最佳时机。面对回调,恐慌抛售或许是下策,躺平不动也未必是上策,最应该做的是冷静分析,理性应对。
01
红利板块持续回调的原因是什么?
那红利策略为何暂时“失灵”呢?
任何资产的短期表现,都离不开宏观环境和市场风格的共同作用。近期红利策略的疲软,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成长风格与红利风格的“跷跷板效应”。我们回顾了近5年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与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全收益指数的涨跌幅概况,不难发现两者呈现此消彼长效应。当行情由风险偏好驱动、市场快速拉升(如 14-15 年的杠杆牛、19-21年的科创牛及24-25年的AI主题行情)时,红利往往节奏慢半拍甚至出现阶段性回调。
7月以来科技行情火爆,半导体、人工智能、板块都走出了一波亮眼的行情,相反红利板块承压,资金流出明显。
数据来源:wind,20200101-20250924,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基金业绩,也不预示未来。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SPCLLHCP.SPI)近5年年度表现(2020年-2024年)如下:-5.98%、10.40%、-8.21%、10.88%、25.02%。
第二:宏观利率环境的“比价效应”。红利股的核心吸引力之一,是其高于社会无风险利率的股息率,这里我们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来代表无风险利率。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25日,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全收益指数的股息率为4.5%,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9%,两者的风险溢价为2.6%。一般来说,风险溢价水平越高,代表红利股的股息率相较国债的性价比越高,反之亦然。(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925)
而近期随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债市配置性价比提升,那么红利股的吸引力就会相对下降。投资者会想:既然我买入风险较低债券都能获得不错的收益,为何还要承担股价波动的风险去赚取股息呢?这种“比价效应”会引导部分资金从红利股流出。
第三:成分股表现不佳。同样以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全收益指数为例,它的前三大持仓行业分别为银行(29.8%)、食品饮料(11.6%)和交通运输(11.4%),但7月中旬以来银行下跌超12%,交通运输跌0.07%,食品饮料仅上涨0.76%,表现均不佳。
02
“怎么办”:三步指南面对回调
理解了背后的原因,我们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操作。面对回调,可以分三步思考:
第一步:审视初心——“我当初为何选择红利策略?”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决定了我们后续的两步。
如果你是为“现金流”而来:那么核心目标则是为了获取持续、稳定的股息分红,用于生活开支或再投资。那么,短期股价波动的影响可能并不致命。我们最应该关注的,不是股价跌了多少,而是持有的公司派息能力是否依然稳固?如果公司的基本面健康,现金流充裕,派息政策稳定,那么股价的回调或许是以更低成本布局机会。
如果你是为“低波动”而来:那么则是希望通过红利股的防御属性来降低组合的整体波动。这次回调提醒我们,“低波”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任何权益资产都有波动风险。我们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红利策略在我们整个资产配置中的比重是否合理。
如果你是“跟风追涨”而来:如果当初只是因为红利策略热门而买入,并未深入理解其逻辑。那么,这次回调是一个强制你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我们需要想清楚,这种追求长期、稳定现金流的“慢”策略,是否真的适合自己的投资性格。
第二步:检视持仓——“去伪存真,优化红利组合”。
并非所有高股息的公司都是好的红利股。利用这次回调,对你的持仓进行一次“体检”。
警惕“高息陷阱”:一些公司股息率奇高,可能是因为其股价在短期内大幅下跌所致,这背后往往隐藏着经营恶化、未来可能削减分红的巨大风险。要坚决剔除这类“伪红利股”。
关注“分红质量”:一个优质的红利股,不仅要“分得多”,更要“分得稳”、“分得久”。重点考察公司的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派息历史和派息意愿(如 payout ratio 是否合理)。理想的标的是那些身处成熟行业、拥有宽阔护城河、能够持续产生自由现金流的龙头企业。
第三步:相机而动——“是‘卧倒’还是‘调整’?”
在完成前两步思考后,具体的思路就清晰了。
长期主义者:或可考虑分批布局。如果你对红利策略的长期价值深信不疑,且检视后认为持仓标的基本面无虞,那么持续的回调或是“黄金坑”。我们可以考虑制定一个定投或分批买入的计划进行布局。
稳健保守者:保持观察,优化结构。如果你对后市仍有疑虑,或风险偏好较低,不必急于加仓。可以“卧倒”观察,同时利用这个时机进行持仓优化,考虑将质地不佳的标的置换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优质红利股。
灵活配置者:动态再平衡。如果红利策略在你组合中的占比因下跌而低于目标水平,可以考虑适度“再平衡”,使组合比例回到预设轨道。
风物长宜放眼量。没有一种投资策略能永远领跑市场,牛市中风格轮动更是常态,今天的“落后者”完全可能成为明天的“领跑者”。
复盘历史来看,在牛市进入后期、高β板块出现估值泡沫、政策或流动性拐点显现时,资金常会切换至高分红、低波动的红利板块,这也是红利指数通常在牛市“尾声”相对抗跌的重要原因。反过来如果处于震荡市中,那么高股息的低波资产更可能成为组合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