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需失衡、市场看空情绪笼罩的背景下,备受关注的锂价和硅价在本周双双创出上市以来新低。
5月23日,工业硅主力合约跌破7800元/吨,最低触及7795元/吨。自2022年上市以来,工业硅期货连续4年下跌,今年更是加速下跌,年内跌幅达28%。
碳酸锂期货则在本周二创出上市以来新低,最低触及60280元/吨,距离击破6万元大关仅一步之遥,随后有所反弹。作为新能源的关键材料,工业硅和碳酸锂价格共振下跌,反映了光伏和锂电产业链供需关系的恶化。
工业硅期货创上市新低
自2022年上市以来,工业硅期货一路跌跌不休。
今年以来,工业硅价格加速下跌。5月23日,工业硅主力合约跌破7800元/吨,最低触及7795元/吨,创下上市以来新低,年内工业硅期货跌幅更是达28%。
作为光伏板的核心原料,在上市之初,工业硅价格一度逼近2万元/吨,工业硅最新收盘价为7915元/吨,自高位跌幅达近60%。
国投期货表示,工业硅期货减仓收涨于7915元/吨,接近历史现货价格水平。现货方面,SMM华东通氧553均价8650元/吨,较昨日持平。供应端,据SMM,6月新疆大厂计划复产,叠加四川产区硅厂复产,预期供应量进一步增加,SMM最新社会库存总量在58.2万吨的高位,主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工业硅各产区出现开工复苏迹象,预计走势短期维持低位震荡,但下行趋势难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工业硅价格持续下跌,但供应端并未出现明显收缩,部分硅厂仍在维持生产,导致市场库存压力持续增加。工业硅的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如多晶硅、有机硅等产业均面临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问题,导致对工业硅的需求增长有限。
一德期货也表示,工业硅社会库存去化较慢,高库存压力仍在。从平衡表角度推测来看,后续随着大厂复产及西南增量,预计5月份去库困难,甚至再次小幅垒库。供需格局去看仍缺乏向上,市场交易逻辑未变,整体仍维持空配思路。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工业硅产量预计将达到536.1万吨,相比2023年增长了42.76%,产能持续扩张导致供需失衡问题凸显。
锂价持续走低
另一新能源金属碳酸锂也同样面临供需过剩的难题。
2021年,新能源产业大踏步向前,吸引了巨量资金进入了光伏产业和锂电领域。随后产能大幅增加,市场供应充足,硅片价格和锂价均走出了过山车行情,从高位持续下跌。
本周二,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创出上市以来新低,最低触及60280元/吨,距离击破6万元大关仅一步之遥。截至5月23日收盘,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下跌1.65%,报60960元/吨。
国投期货指出,碳酸锂市场总体库存偏高,中间环节积极去库,下游补库意愿差,上游被动补库,市场心态差异显著。澳矿最新报价650美元以下,迟迟不见减产令多头缺乏信心。中游产量基本持稳,产量环比增3%,供需改善仍需等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消息,2025年4月,碳酸锂产量稍有下降,企业部分产线停产检修。需求端,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
2025年4月,国内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月初的73800元/吨回落至月末的67300元/吨,下降8.88%;工业级碳酸锂价格从月初的72100元/吨回落至月末的65700元/吨,下降8.81%;主力合约收盘价从月初的74240元/吨回落至月末的65680元/吨,下降2.92%,月末期现价差为20元/吨。
随着锂价的持续下跌,产业链上游企业压力突显,不少锂矿企业陷入巨额亏损的境地,不少锂盐厂纷纷减产。据Mysteel消息,某锂盐厂预计停产检修4个月,预计每月影响锂盐月产量约1500吨。
指出,此厂停产对市场供需格局影响有限,市场成交一般,基本面依旧偏弱。当前锂矿供应持续增加,市场成交氛围冷清,锂矿与锂盐的库存双高,当前去库存进程缓慢;需求端采购意愿较为薄弱,整体需求主要以长协客供、刚性补货为主。贸易商基差报价平稳,贸易商出货报价较多。4月中国锂辉石进口数量环比增加16.5%,碳酸锂进口数量环比增加56.3%,进口环比增加。
“二季度碳酸锂供应过剩局面不改,锂矿与锂盐库存双高,锂盐产能出清压力逐渐向矿端传导,矿价松动将让成本端继续下移,后续关注锂矿与锂盐的螺旋式下跌以及供给端锂矿与锂盐企业的异动。”南华期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