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被抓,豪尔赛信披拖沓,二代接班如何扭转亏损局面?

财经 (23) 2025-08-25 17:43:22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对于创始人戴宝林被留置、甚至被逮捕的消息,迟迟未予公告,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恐怕成了一纸空文。目前,豪尔赛已由其子戴聪棋接手,在业绩亏损、股价破发阴霾笼罩下,接班人能否带领公司走出泥沼?

创始人去年曾被留置,被抓了仍不见公告

8月20日,豪尔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豪尔赛;证券代码:002963.SZ)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北京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

经查,因涉嫌单位行贿罪,公司时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戴宝林于2025年6月19日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公司因涉嫌单位行贿罪被监察机关立案调查。对于上述事项,公司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相关事项也反映出公司在规范运作、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缺陷。

对此,北京证监局决定对豪尔赛、戴宝林,以及公司现任董事长、总经理戴聪棋,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侯春辉,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闻国平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豪尔赛披露,2024年12月12日,武汉市新洲区监察委员会对时任董事长、总经理戴宝林涉嫌违法犯罪进行立案调查,并自当日对其实施留置。2025年4月22日,武汉市新洲区监察委员会解除对戴宝林的留置。

值得注意的是,在戴宝林被留置期间,豪尔赛在2025年3月30日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公告显示,该次会议由戴宝林主持。

2025年6月19日,武汉市公安局新洲区分局对戴宝林执行逮捕。8月7日,豪尔赛收到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检察院以涉嫌单位行贿罪对公司及戴宝林提起公诉。目前该案件处于已被起诉并等待一审开庭审理阶段。

8月8日,豪尔赛首次披露关于实控人被留置、逮捕的消息。然而,根据豪尔赛的《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发生可能对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公司应当及时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重大事件”包括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或者职务犯罪被纪检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且影响其履行职责。

单位行贿罪属于刑事犯罪,但不一定会导致上市公司退市。例如,2023年(300271.SZ)及实际控制人邵学被判犯单位行贿罪,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公司判处罚金300万元,对邵学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罚金30万元。另外,公司因此于2024年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被深交所公开谴责。

划清界限,“二代”火速接班

戴宝林在被逮捕的半个月前,刚刚从豪尔赛辞职。

今年6月4日,豪尔赛披露,戴宝林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提请辞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总经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召集人、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同时,董事会决定聘任戴宝林之子戴聪棋为公司总经理。

但鉴于戴宝林在公司战略规划、治理体系建设及行业影响力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公司董事会决定聘任戴宝林为名誉董事长,以延续其在公司战略布局、管理体系提升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戴宝林作为公司名誉董事长,可列席董事会,并在公司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治理优化、文化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提供战略指导与建议。

戴宝林辞职后,公司选举戴聪棋担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履历显示,戴聪棋2017年9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北京豪尔赛智慧城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21年至今任北京豪尔赛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

2025年6月19日,戴宝林被逮捕。6月24日豪尔赛公告,法定代表人由戴宝林变更为戴聪棋。

7月25日,公司实控人由戴宝林、戴聪棋、刘清梅,变更为戴聪棋、刘清梅。刘清梅的戴宝林的妻子、戴聪棋的母亲。本次实控人变更通过表决权委托的方式实现,不涉及股权变动。

据公告,戴宝林与戴聪棋签署了《关于豪尔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表决权委托协议》,将其持有的约3512.84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3.36%)对应的全部表决权、召集权、提名和提案权、参会权、监督建议权以及除收益权和股份转让权等财产性权利之外的其他权利独家委托给戴聪棋行使。

该协议签署后,相关人员的持股数量并未发生改变,戴宝林、戴聪棋、刘清梅对公司的持股数量分别约3512.84万股、135.95万股、3512.8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36%、0.90%、23.36%,但戴宝林持有的表决权比例降为0%,戴聪棋持有的表决权比例从0.90%提升至24.27%。实控人家族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8136.5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4.11%,截至8月22日市值约10.98亿元。

上市次年业绩“变脸”,股价长期破发

豪尔赛于2019年上市。公司招股书报告期为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在前三个可比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从2.81亿元增至9.2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039万元暴增到1.71亿元。上市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7亿元、归母净利润2.16亿元,继续保持高增。

然而,公司上市次年业绩就“变脸”,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下跌48.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超过80%。2021年、2022年,公司业绩连亏,并在2022年出现上市后的首度亏损1.56亿元,2023年回归盈利后,在2024年重新录得亏损1.79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为-3371.49万元。

对于业绩亏损,公司多次提及,景观照明工程景气度低迷,市场竞争加剧。

其中,公司在2025年半年报中称,受基建及地产领域投资节奏调整影响,照明工程行业需求出现阶段性波动,大型项目订单减少;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叠加成本上行压力,利润空间有所下降;部分客户回款周期延长,导致相关资产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准备增加。

分产品来看,今年上半年,公司照明工程施工业务营业收入为1.53亿元,同比下滑47.43%;照明工程设计业务营业收入为66.71万元,同比下滑68.34%。

今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未能覆盖期间费用率。本期综合毛利率为23.47%,同比下滑6.37个百分点,而期间费用率为40.05%,同比增长16.31个百分点。

公司上市后股价长期处于破发状态。截至8月22日,公司股价报13.50元/股,对应后复权价格为13.84元/股,与发行价23.66元/股相比,破发程度约41.5%。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