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波澜起伏,债券资产的投资价值日趋关键。面对当下的不确定性,如何才能从增量信息中精准把握市场动态?如何能够更好地判断后市的投资方向?
每周我们将聚焦最新的债券市场动态,探讨如何在低利率环境下为您的资产配置构筑防线。「债市佳见」将与您一起,周周同行,洞察债市风云,把握财富稳健增长的每一次机会。
今年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股强债弱”格局,截至9月16日,中证全债指数今年来收益率仅为0.30%,而同期上证指数在“反内卷”政策刺激、市场预期修复的推动下屡创新高,取得了15.22%的收益。尤其是7月过后,债市在股市压制及“公募费率新规”等信息扰动下显著调整。这一背景下,债券基金普遍面临压力,截至9月16日,今年收益为负的公募债基已超千只。
1、市场调整下公募债基表现如何?
从整体业绩看,今年公募债基收益较2024年明显回落。据数据,截至9月16日,公募债券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中位数为0.88%、平均数为1.67%,与2024年全年4%以上的收益水平差距显著。不过,不同类型公募债基在调整中表现分化,抗风险能力差异明显。
图:公募基金收益率情况
在今年债市的波折行情下,短债基金的抗跌性更加突出,而中长期债券基金受到的冲击更明显。以万得指数为参考,今年以来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收益率为0.94%,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收益率仅0.40%;近两个月,中长期纯债指数更是从高点回落约0.4%,调整幅度显著大于短债基金。
图:短期纯债基金在波动中更加抗跌
而且从月度回报看,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的月度回报中位数自7月起便跌入负区间,尽管面临市场调整,短期纯债型基金同期月度回报始终维持正收益,抗跌优势愈发凸显。
图:公募债基月度回报中位数
值得关注的是,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含权类债券基金表现较优。据万得数据,今年以来可转债基金指数收益率高达18.17%,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收益率也达5.63%,此类产品凭借对股债资产的组合配置,成功跑赢纯债型基金。
图:各债券基金收益率表现
2、市场调整下私募债基表现如何?
私募债基同样面临挑战,低利率环境下,票息收益压缩,传统债券配置标的选择受限。
在此环境下,多数私募机构积极调整策略,通过跨境配置或增配含权资产增厚收益。例如,部分稳健型策略捕捉境内外利差机会,配置境外债券优化收益结构;另有进取类策略通过配置可转债、可交债等含权资产,借助权益市场行情提高收益。
但从整体来看,今年债券类私募产品的收益水平不及2024年,配置难度较往年明显上升,业绩相对有所分化,但私募债基业绩表现仍普遍优于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稳健类产品。
图:各策略代表私募债基业绩平均表现
3、债基还有配置的必要吗?
截至最新数据,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83%,前期因调整积累的情绪压力逐步缓解。
图: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
近期债市关于“央行购债”的讨论热度增加,展望后续,打破债市僵局的关键变量或在于此,常态化央行买债更能为债市提供长期支撑,市场也正在交易该政策预期。
回归到资产配置视角,尽管今年债市行情不及预期,但债券基金的 “压舱石” 作用依然不可替代。中长期来看,国内经济复苏斜率尚未明确,货币政策宽松基调仍然延续,债市既具备抵御市场波动的安全垫,也有望在政策发力后迎来一定收益修复。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仅供参考,不应赖以作为预测、研究、宣传材料或投资建议,亦不构成提供或赖以作为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本公众号所采用的第三方数据、信息、资料等内容来自本公众号认为可靠的来源,但本公众号并不保证这些数据、信息、资料等内容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亦不会为这些数据、信息、资料等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读者须全权自行决定是否依赖本公众号提供的信息。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众号所刊载内容可能包含某些前瞻性陈述。前瞻性陈述的标志性词语包括“预期”、“应”、“估计”、“可能”、“会”、“将”、“相信”、“将来”、“计划”以及类似表达。前瞻性陈述通常涉及不可控风险及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前瞻性陈述的预期结果完全不符。任何人需审慎考虑风险及不确定性因素,不可完全依赖前瞻性陈述。本公众号声明,无论是否出现最新信息、未来事件或其它情况,本公众号均无义务对任何前瞻性陈述进行更新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