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冲刺港股IPO:海外营收占比不足3% "重营销、轻研发"问界品牌含金量几何?

财经 (14) 2025-09-29 19:10:34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9月2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获中国证监会备案,拟发行不超过3.31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这意味着,赛力斯赴港IPO进入冲刺阶段。

  根据公告,赛力斯本次香港IPO募资金额将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以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知名度,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赛力斯最早跟华为合作并推出问界品牌,占据先发优势。不过,相较于理想汽车,赛力斯研发投入偏低,而销售管理投入又显著偏高,“重营销、轻研发”特征明显。

  今年前8个月,赛力斯累计销量同比下滑约10%,其中新车型问界M8上市后月均销量不足2万台,低于此前预期。更重要的是,M8挤占了M9和M7的市场份额,导致后者销量同比大降。同时,华为另外“四界”的陆续上市又进一步稀释了问界的华为品牌附加值。

  值得注意的是,赛力斯来自海外市场的营收占比已降至不足3%,港股上市能否获得满意的估值,市场对此仍存疑虑。

  销管费用率达理想汽车两倍 “重营销、轻研发”特征明显

  赛力斯的前身是小康股份,2016年在A股上市。2021年,公司率先与华为跨界合作,推出了AITO问界品牌,并陆续推出问界M5、M7、M9等多款产品。自此,赛力斯从老牌车企变身新势力,实现市场表现的彻底翻身。

  不过,若抛开华为“品牌光环”,赛力斯的技术含金量如何,或许值得商榷。

  2022年至2024年,赛力斯研发支出分别为31.06亿、44.38亿和70.53亿元,低于理想汽车同期67.8亿、105.86亿和110.71亿的水平。

  不仅研发支出金额显著偏低,除2023年外,赛力斯研发投入占同期营收的比例,也明显低于理想汽车。

  事实上,赛力斯在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数据等新能源核心技术方面,长期依赖华为和等公司,作为老牌传统车企的“技术空心化”问题突出。

  而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模式又强化了“华为技术主导” 的市场认知。相关调查显示,有超7成问界消费者因“华为技术”下单,而非赛力斯自身品牌。这种认知惯性使得赛力斯问界难以摆脱“代工厂”标签。

  值得注意的是,研发支出不足的同时,赛力斯在营销方面的投入却显得不遗余力。

  2022年至2024年,赛力斯销售费用分别为48.20亿、54.65亿和191.84亿,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4.13%、15.25%和13.21%,高达同期研发支出的3倍左右。

  横向对比来看,近几年来,赛力斯销管费用率长期高于理想汽车,并高达后者的2倍之多。赛力斯问界“重营销、轻研发”的特征极为明显。

  问界M8严重挤占M9和M7份额 海外营收下滑、占比降至不足3%

  港股IPO冲刺前夕,赛力斯的销售表现也让市场感到些许忧虑。

  今年前8个月,赛力斯累计销量为29.24万台,同比下降10.00%。作为今年的重点车型之一,问界M8在4月上市至8月期间,共销售7.83万台,位居40万元级SUV销量榜首,但单月销量不到2万台,仍低于此前市场预期。

  需要注意的是,问界M8的上市严重影响了M9和M7的市场份额。统计显示,今年4月以来,问界M9销量同比加速下滑,问界M7销量同比降幅更是高达70%左右。

  同时,智界S9等车型凭借更高的智能化配置抢占高端客群,另外“四界”的陆续上市导致华为资源分流,问界在华为门店的展示面积从60%降至45%。

  第三方调研显示,32%的潜在用户因“华为品牌吸引力下降”放弃购买问界,问界的“华为品牌附加值”被进一步稀释。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赛力斯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为41.97亿,同比下降约15.5%,占全部营收的比例已降至不足3%。

  今年3月,赛力斯刚刚完成81.64亿元的A股定增融资,此番赴港上市能否得到投资者认可并获得满意的估值,市场对此似乎仍存疑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