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eSIM来了!热度不及移动,线下办理是最大槽点

财经 (8) 2025-10-11 17:20:24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雷科技)

10月11日消息,据IT之家报道,已正式开启eSIM业务预约通道。截至10月10日,线上预约人数已突破3.9万人。

用户可通过中国联通App首页顶部入口进入eSIM预约专区,填写相关信息后即可完成预约登记。

不过,对比移动9月21日开启预约的情况,联通这3.9万只能算是开胃菜。当初移动的预约入口上线4小时,排队人数就冲破15万了。

其实两年前的暂停风波对eSIM业务的影响还是挺大的。2023年,三大运营商曾以防范诈骗为由集体下架eSIM业务。不少人仍持观望态度。

另外,eSIM最让人诟病的是,它是“电子化”、“无卡化”的业务,却需用户亲自跑营业厅,数字时代的便捷性大打折扣。

运营商这么做,或许有其考量。毕竟涉及实名认证的问题,线下核验清楚确实能规避掉一部分风险,比如利用非实名号码进行电信诈骗的情况。

但实名制与线上便捷办理并非二选一的选择题。如今许多金融业务都能通过线上人脸识别完成,技术根本不是问题。小雷也希望“必须跑营业厅”只是过渡阶段的权宜之计。

纵有诸多不便,在小雷看来,eSIM逐渐取代实体SIM卡是大趋势。对经常出差的打工人和旅行爱好者来说,eSIM是真正的福音。一部手机可以存储多个国家或地区的eSIM套餐,入境即切换,真正实现全球通。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却依然骨感。eSIM在普及路上还需翻越几座大山。

首当其冲的是技术本身的局限。eSIM与手机强绑定,无法像实体SIM卡那样随意插拔。一旦手机坏了,这个号码就可能失联,只能再跑一趟营业厅处理。如果用的是实体卡,即使手机坏了也能把卡拔出来,插到备用机上应急。

更大的挑战在于用户认知和习惯。有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中仅27%了解eSIM业务,45岁以上群体的对eSIM的接受度甚至不足20%。毕竟实体卡用了十几年,突然变成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老一辈确实难适应。

此外,国内双卡用户占比高达68%,目前eSIM在多号管理方面仍受政策限制,换运营商流程也远不如拔插卡方便。

正因如此,当前的eSIM就像一个半成品:噱头很足(无需插卡),槽点不少(得跑营业厅、维修不便、功能受限)。在小雷看来,运营商既想抢占新技术风口,又怕触碰监管红线,所以只能顶着用户的吐槽,推出这么个半成品。

尽管eSIM优缺点掺半,但eSIM的重启对于未来科技的发展,仍有重大意义。

要知道,今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预计出货超8亿台,近半数为eSIM机型;工业传感器领域的eSIM连接数更是暴涨120%。

在小雷看来,eSIM的本质是更自由的连接方式,手机只是开始。未来的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家居等设备,都将依赖它实现更简洁、可靠的通信。

说到底,三大运营商对eSIM的态度其实很明确:既着急推进,又不愿完全松口。直到苹果这类强势终端厂商入场,移动和联通才陆续“松绑”也难怪网友总说——“西药”才管用。

eSIM的进展一拖再拖,你们说,年底前我们能不能等到全面线上办理的那一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