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发表讲话 只字不提美国 强调印巴“直接沟通”促成停火!

热点 (5) 2025-05-13 12:26:30

【莫迪发表讲话 只字不提美国】5月12日晚间,印度总理莫迪在停火协议达成后首次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就印巴边境冲突及停火协议作出回应。然而,这场持续18分钟的演讲中,莫迪全程未提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及美方斡旋,反而强调印巴“直接沟通”促成停火。这一外交姿态与特朗普声称“美国促成停火”的表态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国际社会对印巴冲突背后外交博弈的关注。在12日晚间的讲话中,莫迪的核心信息可概括为三点:一是强调印度军事行动的“合法性”,宣称“过去几天我们见证了国家的力量和克制”;二是将停火归因于巴基斯坦“主动求和”,称“巴基斯坦因空军基地遭破坏而震惊,直接向印度提出停火请求”;三是重申反恐立场,表示“若巴基斯坦继续支持恐怖主义,印度将随时恢复军事行动”。值得注意的是,莫迪全程未提及美国的外交斡旋。这与特朗普12日白宫讲话中“美国阻止了一场核战争”的表态形成强烈反差。特朗普声称,其政府通过“彻夜外交努力”促成停火,并暗示将进一步介入克什米尔问题谈判。然而,印度驻新加坡高级专员希尔帕克·安布尔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明确表示:“克什米尔是双边问题,印度拒绝任何外部调解。”

此次印巴冲突的导火索是4月22日发生在印控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市的恐怖袭击。武装分子针对印度安全部队的袭击造成25名印度人和1名尼泊尔公民丧生,印度方面随即指责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并于5月7日凌晨发动代号为“朱砂行动”的军事报复,空袭巴基斯坦境内多处“恐怖基础设施”。巴基斯坦则否认参与袭击,并宣称击落两架印度无人机,双方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爆发近20年来最激烈的炮战。

在局势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印巴双方于5月10日下午5时(北京时间19时30分)宣布停火。根据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披露的细节,停火协议由巴基斯坦军事行动总负责人主动致电印度国防部达成,双方同意暂停地面、空中和海上一切军事行动,并计划于5月12日举行进一步会谈。尽管停火得以维持,但印度军方仍强调“整个夜晚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基本保持和平”,暗示冲突并未完全解除。

更值得警惕的是,莫迪在讲话中首次提及“核讹诈”问题。他警告巴基斯坦“不要幻想用核武器威胁印度”,并宣称“印度将毫不犹豫地摧毁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分子营地”。这一表态与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局长乔杜里此前“若主权受威胁将全面报复”的声明形成对峙,凸显南亚地区核阴影下的脆弱和平。

莫迪的沉默背后,是印度对美方“抢功”的不满。据印度媒体披露,停火协议达成前,美方曾向印度施压,要求其接受“包含克什米尔问题谈判”的停火框架,但遭到莫迪政府拒绝。印度官员私下抱怨,特朗普的公开表态“破坏了印度长期以来双边处理争端的政策”。

针对莫迪的言论,巴基斯坦军方迅速作出回应。巴三军新闻局局长乔杜里在11日晚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巴基斯坦从未主动要求停火,而是在印度发动袭击后,于国际社会斡旋下对印方停火要求作出回应。”他强调,巴方“只会在作出应有回应后才会进一步沟通”,并指责印度“试图通过谎言掩盖其军事失败”。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也在社交媒体发文,感谢中国、沙特、土耳其等国在停火过程中的斡旋,但未提及美国。这一态度与莫迪的“只字不提美国”形成微妙呼应,凸显南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复杂性。

特朗普政府在印巴冲突中的角色引发广泛争议。尽管美方宣称“阻止核战争”,但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对印巴军事行动的有限影响力暴露无遗。印度《经济时报》评论称:“美国试图将停火协议包装成外交胜利,却忽视了印度‘反恐优先’的核心诉求。”

与此同时,中国、俄罗斯等国在停火过程中的低调斡旋获得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5月12日表示:“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印巴争端,欢迎双方保持克制。”俄罗斯则通过联合国安理会渠道呼吁印巴“避免局势升级”。

尽管停火协议暂时平息战火,但印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根本分歧仍未解决。莫迪在讲话中明确表示:“若与巴基斯坦对话,只会讨论打击恐怖主义和巴控克什米尔问题。”这一立场与巴基斯坦“拒绝任何外部调解”的表态形成尖锐对立。

分析人士指出,印巴冲突的长期化趋势难以逆转。印度战略学者拉贾·莫汉在《印度斯坦时报》撰文称:“莫迪政府将反恐视为国家安全的核心议题,而巴基斯坦则将克什米尔视为主权象征,双方在战略目标上的根本差异决定了冲突的周期性爆发。”这场由恐怖袭击引发的边境冲突,最终演变为美印巴三方外交博弈的舞台。莫迪的“只字不提美国”,既是对美方“抢功”的抗议,也是对印度“独立自主”外交路线的重申。而克什米尔的硝烟,或许只是南亚地区地缘政治裂痕的又一次短暂弥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