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10月16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9月13日,千里科技曾发布公告,正筹划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股份,旨在深化全球化布局,加快海外业务,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与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千里科技前身是传统车企力帆汽车,由于经营不善,品牌早已退出市场。此后,吉利和旷视科技团队先后介入,公司营收趋于稳定,但剔除长期股权投资等收益的扣非净利,仍连续2年半为负。同时,公司将相当一部分研发投入进行资本化处理,存在粉饰业绩的可能。
不仅如此,千里科技目前30%左右的采购额和销售额来自吉利,业绩对吉利高度依赖。除日常经营存在大量关联交易外,今年8月,千里科技还以3.45亿的对价,出售其在研车型技术知识产权,接盘方正是吉利旗下的宁波研究院。
李书福在见到旷视科技创始人、也是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后曾表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吉利也给予千里科技全方位鼎力支持。
不过,从目前股价走势看,市场对千里科技赴港融资后的经营前景,似乎并没有足够信心。
长投贡献利润扣非连续2年半亏损 研发投入高资本化率粉饰业绩
千里科技前身为力帆汽车,曾因经营不善破产。2020年,在重庆政府与吉利集团的主导下,公司完成重整,引入满江红基金和重庆两江产投等战略投资者,并更名为力帆科技。
2024年7月,吉利将其控制的江河汇所持有力帆科技9亿股股份,转让给旷视科技的创始人印奇。2024年11月,印奇当选力帆科技董事长和法人。2025年2月,力帆科技再度更名为千里科技。
2025年上半年,千里科技实现营收41.84亿,同比增长40.04%,归母净利润0.31亿,同比增长19.00%,业绩企稳回升。
不过,上半年公司扣非净利润-1.34亿,继2023年和2024年之后,已连续2年半为负,依靠长期股权投资等非主业收益勉强维持盈利。
需要注意的是,千里科技还将相当一部分研发投入长期进行资本化处理,不计入当期损益,2022年至2024年的比例均超过50%,显著高于可比公司,存在粉饰业绩的可能性。
千里科技表示,此次赴港IPO的募集资金将用于践行AI战略,提升研发、加强技术储备,整合产业链资源,完善销售服务网络,补充营运资金等。
不过据了解,车企在低阶智驾方面,大都会优先选择已合作过或投资过的智驾方案商;高阶智驾有一部分会与所绑定的供应商联合开发,一部分会直接用华为等头部公司的产品,不大可能用千里科技,车企对其他竞争对手的智驾方案也具有排他性。
一家曾经破产的传统车企和一家并不出名的AI公司组合,能否在华为、百度等巨头云集的智能驾驶赛道杀出重围,令人生疑。
3成采购额和销售额来自吉利 3.45亿甩卖在研车型技术吉利再接盘
除汽车主业连年亏损外,千里科技的业务还对股东吉利集团存在高度依赖。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6个月,吉利集团的合计采购金额分别为40.22亿元、33.87亿元、19.63亿元及10.49亿元,分别占千里科技同期采购总额的50.4%、50.1%、29.3%及29.7%。
同期,千里科技来自吉利集团的收入分别为34.23亿元、22.49亿元、21.44亿元及13.78亿元,分别占千里科技收入的39.7%、33.6%、30.8%及33.2%。此外,千里科技还预期将向吉利集团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未来公司对吉利的营收依赖程度或有增无减。
实际上,除日常经营以外,千里科技还与股东吉利存在其它关联交易。
今年8月,千里科技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重庆睿蓝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拟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签署《P658项目技术转让协议》,将在研车型技术知识产权,以3.45亿对价,转让给宁波研究院。
千里科技将在研技术出售给吉利的举措,不排除有赴港IPO前“甩包袱”的嫌疑。
今年9月28日,在AI重庆智驾之夜暨千里科技品牌发布会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回应吉利为何投资千里科技时表示,“我当时在全国寻找聪明人,偶然有一次见到印奇,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拍即合”,足见李书福对印奇的评价和期待之高。
然而,从千里科技宣布赴港IPO后的股价走势来看,市场对千里科技的经营前景,似乎并不像李书福一样拥有足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