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引爆”eSIM手机商用,国产芯片供应企业:合作模式还待清晰|eSIM重返系列观察②

财经 (12) 2025-10-20 23:11:18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0月13日,、、三大运营商“全线开闸”,正式获批开展eSIM手机商用试验,试点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户无需实体SIM卡即可完成网络注册。

此前,苹果公司宣布iPhone Air国行版将于10月22日正式发售,该机型为国内首款仅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京东10月17日数据显示,iPhone Air在预售阶段创下1秒成交额破亿元的纪录。在此带动下,华为、OPPO等国内厂商称将陆续推出eSIM手机。

eSIM手机大规模商用箭在弦上。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如何实现国产供应仍“等米下锅”。记者近日联系多家封测厂商了解到,他们并不直接面对终端厂商,国产eSIM芯片如何供应,要向(002049.SZ)、(002156.SZ)等了解。

10月20日,紫光国微证券部人士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eSIM卡芯片技术成熟,可兼容全球400多家运营商,但国内最终能选择多少家运营商接入,合作方究竟是运营商还是手机厂商,商业合作模式目前仍待明确。

有消息称,iPhone Air的eSIM芯片核心供应商为,但该说法被公司否认。10月20日,环旭电子(601231.SH)证券部人士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公司业务与苹果无关联。“部分应用于智能穿戴的SiP模组中集成有eSIM功能,未有独立的eSIM模组应用于客户的端侧产品。”

“无卡时代”来临,国产eSIM芯片供应进程到哪了?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多家涉eSIM芯片业务厂商,多数人士向记者表示,eSIM手机商用试验开启不久,此前有物联网eSIM业务经验,未曾应用于手机,但会持续关注这方面的机会。

国内eSIM应用于智能手机处于起步阶段。过去十多年,国内相关政策曾积极推动eSIM技术落地,并经历了探索、试点、暂停、重启四个阶段。

2015年起,中国联通率先启动eSIM技术研发。2017年,中国移动推出了全球尺寸最小的eSIM NB-IoT通信模组。随后,国内eSIM应用从可穿戴设备扩展至物联网领域。不过,2023年,三大运营商以“业务维护升级”为由,同步暂停了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及独立eSIM卡办理申请,国内eSIM市场陷入停滞状态。eSIM产业链中的芯片设计、封测、终端制造及配套材料企业的业务进展也受到了影响。

紫光国微是国内首家实现eSIM全球商用的芯片商,公司已成功推出并量产多款符合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及国内通信标准的eSIM产品。

公司证券部人士向记者介绍,公司在eSIM芯片业务上已有销售,主要分为两类场景:一是在手机端,仅在国外市场销售;二是在非手机类应用场景中,国内已有使用案例。

今年9月22日,华大电子官网发文称:“公司与全球领先的eSIM服务商Valid联合宣布,双方共同开发的SGP.22V2.5eSIM操作系统(OS)已全面通过GSMA eUICC Security Assurance(eSA)认证。这一重大技术突破将赋能全球设备制造商,为用户提供无缝、安全的eSIM体验。”

即便此前未在国内有过落地案例,但相关厂商正在积极关注eSIM可能带来的巨大机遇。

10月17日,(301678.SZ)证券部人士向记者称,公司会关注eSIM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10月19日,(600584.SH)芯片封测技术专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长电科技具备行业领先的圆片级芯片封装(WLCSP)等先进封装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量产工程经验和全球交付能力,可应用于eSIM卡芯片相关封装领域。

“公司看好eSIM领域的市场机会,愿与相关合作伙伴一起,不断推动移动终端产品朝着更轻薄、更智能、体验更优的方向发展。”上述封测技术专家表示。

国内企业“等米下锅”:技术成熟,如何合作仍待明确

eSIM手机芯片国产供应核心并非在于技术,而是新商业模式下eSIM如何嵌入手机的相关协议与细则。

紫光国微证券部人士向记者介绍,直接对接的客户究竟是手机厂商、运营商或是其他方,均未确定,需由工信部及运营商主导明确运营模式后,才能确定最终合作方案。公司eSIM卡芯片技术成熟,可兼容全球400多家运营商,但国内最终能选择多少家运营商接入,合作方究竟是运营商还是手机厂商,仍待清晰。

“我们得等相关细则出来,才能确定国内手机端eSIM芯片的供应方案。毕竟现在连合作对象都没法确定,更谈不上具体的出货和订单了。”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

在推动eSIM业务上,三大运营商的行动策略存在一些差异。中国移动明确提出开展eSIM芯片与操作系统的国产化技术攻关,研究开发功能更强、更加安全的eSIM终端和芯片。

中国联通称,公司始终引领eSIM技术应用与创新。自2015年启动技术研发,2018年国内推出eSIM可穿戴业务,再到陆续获得物联网、笔记本与平板类业务许可,已累计适配终端75款,服务用户规模突破数百万。未来将继续与产业链各方携手,共建开放、协同、共赢的eSIM产业生态。

中国电信称,将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建“开放、协同、共赢”的eSIM产业开放生态,共同推动通信行业终端形态革新、服务模式重构、产业生态升级。

10月20日消息,苹果公司无线软件技术与生态系统副总裁Arun Mathias及无线技术团队成员Anjali Jotwani近日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未来将在中国大陆市场推出eSIM快速转换功能(eSIM Quick Transfer)。

国产芯片能否接得住市场需求,关乎国内通信产业新一轮发展的无卡之战,尚待启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