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部门一把手齐聚陆家嘴 说了啥
【金融部门一把手齐聚陆家嘴 说了啥】2025年6月18日至19日,阳光洒落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每一寸土地上,而上海陆家嘴金融城更是熠熠生辉,再次成为全球金融界目光聚焦的中心。一场以“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陆家嘴论坛在此盛大拉开帷幕。论坛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等金融部门“一把手”齐聚一堂。他们身着正装,神情专注,带着对金融事业的责任与担当,围绕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议题,发表了一场场精彩且意义深远的重要演讲。在演讲中,他们深入剖析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探讨金融开放合作的新路径,分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同时,还宣布了一系列重大金融政策举措,这些举措犹如一盏盏明灯,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也为全球经济金融格局的演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陆家嘴金融城是上海魅力地标,是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缩影。高楼林立尽显城市繁荣活力,金融机构云集,是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重要部分。多年来,陆家嘴街道党工委在市委、区委领导下,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围绕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等事业,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从简化审批到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强基建、营造氛围等,推动金融城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经济变局的大背景下,陆家嘴论坛的举办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会议场所,更是为金融部门一把手们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优质平台。在这里,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分享经验,碰撞思想的火花,共同探讨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策略。同时,也为全球金融界了解中国金融政策、把握中国金融市场机遇提供了重要窗口。通过这个窗口,世界各国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姿态和发展潜力,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和金融机构参与其中。
此次论坛上,金融部门一把手们的集中发声,犹如一声声激昂的号角,彰显了中国金融业在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定决心和积极作为,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金融的蓬勃力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论坛上指出,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各项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有机构,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八成全国性银行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提升了公司治理效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外资机构已成为引资、引智、引技的重要桥梁纽带,是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
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占国内市场份额,已从2013年的4%提升至目前的9%,外资银行衍生品业务国内市场占比近五分之一。同时,中资机构也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展业,有力促进了双边贸易和相互投资。金融正是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互促共进,更好支持了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为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合作,金融监管部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全国实施支持科研机构吸引利用外资、扩大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缩减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负面清单等便利化政策。在全国推广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便利跨国公司集团资金归集使用。开展绿色外债政策试点,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借用外债用于绿色项目。完善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统一本外币管理政策,便利募集资金调回境内使用。近期还将新发放一批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有序满足境内主体境外投资合理需求。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升跨境投融资的便利化水平,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潘功胜宣布八项创新政策
潘功胜在论坛上宣布将在上海实施八项创新政策。
一是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高频汇集并系统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黄金、票据等各金融子市场交易数据,为金融机构、宏观调控和金融市场监管提供服务。这一举措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市场趋势,优化投资策略,降低经营风险,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专业人才,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以及共享和使用规则的建立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服务数字金融创新。数字人民币具有支付即结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诸多优势,有望打破传统支付体系的垄断,为跨境贸易和投资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手段,促进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和金融创新发展,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政策、法律制度存在差异,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建立统一的国际标准和规则,以及保障数字人民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关键问题。
三是设立个人征信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个人征信产品,进一步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这将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准确地评估个人信用风险,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营造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
四是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业务规则,支持上海发展离岸贸易。
五是发展自贸离岸债,遵循“两头在外”的原则和国际通行的规则标准,拓宽“走出去”企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自贸离岸债的发展将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
六是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实现优质企业与境外资金高效融通,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自由贸易账户的优化升级将为企业开展跨境业务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促进资金在境内外的高效流动,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七是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包括开展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试点,积极推动上海首批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私募股权机构发行科创债券。这些创新举措将有助于引导金融资源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领域,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八是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推动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便利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更好地管理汇率风险。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的推出将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帮助企业和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汇率波动风险,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稳定发展。
吴清推出“1 + 6”政策措施
吴清表示将继续充分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 + 6”政策措施。
“1”即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更加精准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优质科技企业,同时在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作出专门安排。
“6”即在科创板创新推出6项改革措施,包括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面向优质科技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完善科创板公司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增加科创板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等。此外,吴清还透露,也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出,将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特别是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李云泽:优化外资营商环境
李云泽强调,将大力复制推广自贸区、自贸港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经验做法,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金融领域法治建设,有效维护金融市场公平秩序,积极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健全与外资机构常态化沟通机制,深入了解实际需求,着力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根据外资机构业务特点和风险特征,及时优化相关政策,让外资机构在更加友好包容的环境中各展所长、健康发展。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来华展业兴业,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在陆家嘴论坛举办之际,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部署要求,近日,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明确经过五至十年的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全面提升,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显著提高,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显著强化,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风险管理中心地位显著增强,基本建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相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部门一把手们在陆家嘴论坛上的集中发声,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系列重大金融政策举措的宣布,也将对金融市场的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全球经济变局下,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相信在金融部门一把手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金融业将在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